【春节(农历)正月初一】

春节,即农历新年,是东亚很多国家和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。为了庆祝团圆丰收,人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:汉族发红包、放鞭炮、贴春联;瑶族“舞春牛”;壮族“压年饭”;白族“放高升”;赫哲族“烧包袱”、摆“鱼宴”。活动大都以迎禧接福、拜神祭祖、祈求丰年为主题,有浓郁的地域特色,蕴含着礼乐文明深邃的文化内涵。

【灯杆节(农历)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】

灯杆节,每年从正月初一持续到十五,是仡佬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。在节日里,族人不论男女老幼,都穿戴盛装,络绎不绝地赶到灯杆节杆堡,用绳子把大灯笼升上杆去,族人则围坐在杆下饮美酒,开展各种民族传统游戏。灯笼从正月初一亮到正月十五,日夜不熄,象征着族人对正直勇敢的赞美和对光明前途的不懈追求。

【纳吾鲁孜节(公历)春分】

纳吾鲁孜节源于哈萨克族的古代历法,有“年头”之意。这天正值春分,昼夜等长,被看作“交岁”的一天,也是维吾尔族、哈萨克族、乌孜别克族、柯尔克孜族、塔塔尔族、塔吉克族等民族共同的节日。在这一天,族人身着盛装,唱纳吾鲁孜歌,吃纳吾鲁孜饭,载歌载舞,互相问候和祝愿,体现了牧民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追求。

【泼水节(公历)四月中旬,持续3至7天】

泼水节又称“浴佛节”,是傣族、阿昌族、布朗族、佤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。在这期间,人们沐浴礼佛,杀猪酿酒,载歌载舞,尽情欢乐。并用清水向自己想要祝福的人洒去,以示新的一年,给对方最真诚和美好的祝愿。持续多日的庆祝活动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和感悟自然、爱水敬天、温婉柔和的民族特性。

【那达慕大会(公历)七月至八月】

“那达慕”为蒙古语,意为“娱乐、游戏”。在蒙古族、鄂温克族、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中,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。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、摔跤,令人赞赏的射箭,争强斗胜的棋艺,引人入胜的歌舞。有的地方还有田径、拔河等体育项目,充分展现了草原儿女的力与美,也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。

【火把节(农历)六月二十四,不同民族时间不同】

火把节是彝族、白族、纳西族、基诺族、拉祜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古老节日,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,被称为“东方的狂欢节”,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举办。这一天,男子纷纷挽起袖子,展示自己的勇猛健壮;姑娘们则进行歌舞表演,以求趋吉避凶。整个节日欢庆非凡,熊熊火光里,映照着人们期盼五谷丰登、人畜兴旺的美好心愿。
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经中央政府调查统计,正式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,其他为未识别民族。中华之美——民族民俗篇以春节、灯杆节、纳吾鲁孜节、泼水节、那达慕大会和火把节六个节日为表现形式,展现民族风俗,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化。
溯文明之脉 汇民族之魂
中国民生信托 您的财富管理之道

扫一扫
查看更多H5效果

法律声明    隐私保护    联系我们    网站地图

版板所有@中国民生信托  Copyright @ CHINA MINSHENG TRUST CO.,LTD.All Rights Reserved   京ICP备13052113号-1    jinghui.png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55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