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客服中心 > 消费者权益保护专区
金融教育宣传月 | 以案说险:警惕假冒金融APP诈骗陷阱

文章来源: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

【案例介绍】

       近日,孔某接到了一通电话。来电者声称是某消费金融公司的工作人员,承诺能协助孔某顺利办理贷款。孔某对此深信不疑,按照指令,通过对方提供的链接下载XX金融公司APP。在这款APP上,孔某被告知已成功获得5万元的贷款额度,这一消息让他欣喜若狂。正当孔某沉浸在即将解决资金难题的喜悦中时,那个自称客户经理的人开始编织一系列借口,诱导孔某向指定的个人账户转账共计5000元,美其名曰是为了“激活贷款”或“验证身份”。当孔某试图跟进贷款进度时,所谓的“客户经理”却如人间蒸发般消失了,孔某这才惊觉自己被骗了。

【案例分析】

       本案中,不法分子利用孔某急于获得贷款的心理,运用假冒的金融APP制造了孔某成功获得贷款的假象,引诱孔某向指定的个人账户转账。孔某追求金融服务便利的同时,忽视了对金融诈骗的防范,未核实相关信息真伪,落入了不法分子的陷阱。

【风险提示】

       一、甄别相关信息的真实性。接受电话、网络等营销时,应仔细甄别联系人身份,联系人提供的网络链接、APP等的真实性。在相关内容未核实清楚的情况下,不要提供身份证、银行卡等信息。

       二、谨防预付费用陷阱在申请贷款或其他服务时,应保持高度警觉,对于任何要求提前支付保证金、手续费等费用的服务,务必充分了解情况三思而行,避免轻率决定,以防陷入诈骗圈套。

法律声明    隐私保护    联系我们    网站地图

版板所有@中国民生信托  Copyright @ CHINA MINSHENG TRUST CO.,LTD.All Rights Reserved   京ICP备13052113号-1    jinghui.png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557号